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在日劇中看過日本的傳統婚禮呢?日本的新人穿著一身正式的黑與白,在朱紅色的神社殿堂裡,舉起淺酒杯啜飲御神酒,神聖地向神明與兩家親友宣示締結。巫女也會搖上神樂舞,不僅祝福新人,也給予來場賓客神明的加護。「婚禮」是每個女孩兒的憧憬,每個國家都不例外。相較於台灣禮俗的喜慶大紅、歐美的純白神聖、印度的金紅繽紛,日本的黑白配的婚禮,有甚麼文化上差異?有機會前去參加的話,又有甚麼不可不注意的小細節呢?
日本的婚禮儀式
日本新人的婚禮儀式。可略分成三類
西式婚禮
西式婚禮在日本甚是主流,畢竟很多女生都有披上白紗的夢想;於是在莊嚴的教堂內,隨著現場演奏的聖樂,新人穿著西裝與白紗,由神職人員證婚,於紅毯的一端彼此交換戒指與誓言後,在鐘聲敲響與親友的祝福下,步出禮堂。最後,新娘拋出手中捧花,把幸福的一棒傳遞下去。此類西式佔了近年來日本婚禮的60%以上。不僅能看到女方父親不捨地將新娘託付給新郎的感人畫面,新郎新娘也在所有親友前宣誓未來相輔相持的證言,又不易受天氣影響,雖然成本不低,往往是日本新人的多數選擇。
人前式(じんぜんしき)
在台灣較少聽到這個名稱,但本質上來說像是台灣的結婚儀式。沒有神職人員證婚,在公開場合中,由在場所有親友同意兩人的結合,就是人前式。換句話說,沒有任何規則與限制,可以在儀式中交換戒指,也可以直接戴戒指入場;可以交換誓詞,也可以由新郎單方面承諾以後會對新娘寵若至寶;可以穿著白紗與西裝,也可以常便服進行。小編曾看過夫妻牽著剛學會走的女兒進場;也看過戒指不是由花童拿進場,也不是伴郎攜帶,而是由在場賓客人人手持超長絲帶,由末尾的新娘好友將戒指掛入絲帶開始,一人一人往前接力傳遞,協力將戒指送到新人面前。此類婚禮的可動性強、適合現代年輕人、成本較低,雖然長輩們有時難以接受,但日本結婚儀式的風向,漸漸吹往人前式。舉辦人前式的日本新人,約佔20%左右。
神前式(しんぜんしき)
日本的傳統和式婚禮稱為神前式,服裝講究。新郎穿上有自家家徽的紋付袴(もんつきはかま),其特徵為白底純黑、家徽五處,並著絹織的和服外襖。此等規格的和服為男性神前式專用,其他場合中無法併用。而新娘的白無垢(しろむく)較為耳熟能詳,特徵是純白,意義是純白無垢地嫁入新的主家,從此可染上夫家的色彩。但近年來為了提升設計感,在純白的領口、底邊或刺繡上添入紅或金等吉祥元素的白無垢也不在少數。根據新人選擇、且符合現代方便,有時在神前式中,新娘也會穿上紅為主色調的色打掛(いろうちかけ),表示嫁入新家為婦,如赤血般重生。神前式隆重莊嚴,每個步驟都不可馬虎,以免觸犯天聽。舉辦神前式的日本新人約20%以下。
此外,還有佛前式等其他少數儀式,在此先不討論。
宴客分上下半場?
日本的宴客,不像台灣一樣簡單分類為文定、結婚與歸寧等,日本人的宴客有時候還分成兩場以上。上半場給至親親屬,稱作披露宴(ひろうえん);下半場給同僚、同學與朋友,稱為二次會(二次会にじかい)。
披露宴
披露宴的餐點較為正式些,通常為一人一份的套餐式料理,每桌會配屬專門的服務人員布菜倒酒。依照統計,日本披露宴的平均招待人數約為65名;根據不同場地大小,一桌4到8人的配置,總共約在10桌,算是小規模高規格的正式宴會。因為參加人數限制,因此能夠被邀請參加披露宴的,僅有新人最重要的親友與同僚上司;此時dress code便極為重要,男生是西裝加白領帶,女生除了避免同為白或紅的正式小洋裝與和服之外,妝髮可是要比照美髮院等級地好好下功夫呢,否則跟全身白紗禮服或繽紛色打掛的新娘合照,會變成黯淡的一隅。耗時三小時的披露宴餐會中,除了新人一起切結婚蛋糕等固定內容外,還會有新人製作的成長影片、交往點滴,最後新郎致詞與新郎父親致謝詞。新人雖會前去各桌敬酒,但因為桌數不多,除卻換衣服的時間外,日本的新人算是能在位置上好好用餐的。於是,賓客可以自由地結伴前往敬酒與拍照。
二次會
在披露宴結束後數小時,二次會通常在別的場地進行。這時候可以邀約的人數可達100人。二次會多為立食的buffet形式,除了喝酒也是喝到飽之外,席間還有賓果遊戲、抽獎、新人Q&A等炒熱氣氛的小串場。參加二次會,比起披露宴較為活潑有趣外,也可以認識新人的其他朋友,對喜歡交朋友聯誼的日本人來說,二次會往往是適婚的單身男女狩獵的好地方。雖然新人會穿著第一場的白紗西裝等正裝參加二次會,但賓客的穿著可以比較輕便。往往日本男生仍以西裝出席,但打不打白領帶較不強制;女生則會是西式的連身小洋裝,而妝髮部分可以自己處理,不要亂糟糟地素顏前去即可。
三次會
披露宴沒有參加到的新人朋友,只喝了一場二次會往往不夠,有時候披露宴在中午進行的話,下午茶的二次會結束後,晚餐的三次會當然是要續攤的。這時候通常沒有特別提前企劃,就是三五好友在二次會中邀約新人是否前去,有時候在週末的餐廳內,會看到換下便服還頂著妝髮的新郎新娘與幾個好友續攤暢談。通常參加人數在十人以內,有時候新人被女方同學、男方同事等分散邀約的話,新人夫婦1小時內轉檯換餐廳的場景也不少見。請大家注意,大喜之日的新人從一早開始忙妝髮造型與宴客,一定是身心俱疲,尤其當天還是洞房花燭的人生四喜之一。如果過晚餐時間後,就請放新人回家,別搞四次會吧。小編同事的朋友結婚當天在早上四點起床準備妝髮,進行神前式、披露宴、二次會、三次會等,一直續攤到五次會,隔天早上七點才回到家。
此外,與台灣不同的還有一點。在台灣宴客時,新人會與雙方父母和親屬同桌,其餘按照近遠關係排列,但在日本,卻是新郎新娘兩人坐在最前方,血緣至親在最後方,離新人最近的卻是同僚上司與親友。原因為新人父母為了感謝子女的上司與朋友百忙之中來參與兩家婚事,特將前方列席空出,希望遠道而來的貴客們不虛此行、主賓甚歡。且二次會以後通常家屬不參加,不打擾年輕人想單獨與朋友聚會搞怪的時間。
紅包?白包?
在台灣婚慶紅包、喪節白包的刻板印象下,看到日本婚禮的白色禮金袋,往往覺得衝突驚訝;其實,白色一樣是取其純潔之意,但日本的白色禮金袋可不像台灣一樣,僅僅單就一個信封。日本的禮金袋頗為講究,依照內部的金額,選取樣式。僅有白信封的單薄包裝,稱為祝儀袋,常在禮金金額為一萬元日幣以下。而常見的披露宴,禮金在三萬元日幣左右,除使用祝儀袋外,需要加一層包袱外衣,腰上有使用紅白線綁上的單結(水引,みずひき),取單結無法再打開重繫之意。
攜伴參加或新人親屬等的禮金金額在五萬日幣以上時,需選擇封面的裝飾更為華麗,有白鶴或者是金竹等裝飾的禮金袋。依照金額多寡,選擇適切的禮金袋樣式之外,禮金金額也不可誤用,除了常見的單數1、3、5萬之外,使用新鈔也是常識中的常識。
台灣人易犯NG點
不回覆出席確認
現在的台灣年輕人多數使用電子表格統計出席人數,在google表單或者是facebook群組中按下出席或不出席,再加註是否希望收到紙本喜帖等。但在日本卻不然,日本人在邀請賓客的時候,會先私下詢問賓客是否出席。如果無法出席的話,就不寄送邀請函;若願意出席,日本新人會寄出厚厚的邀請函,內有喜帖、會場交通方式、食材過敏調查與已附上回郵的出席意見調查函。外國人的我們常認定已口頭等聯絡完成,但說明此類意見調查不回覆的話,整體的人數統計或是當日餐點的安排,可是會讓新人很困擾的。
使用蝴蝶結的祝儀袋
蝴蝶結是可拆下重綁的結繩,若恭喜朋友生產送上禮金的話,則必要使用蝴蝶結的祝儀袋,表示多子多孫之意。但結婚是一生僅一次的大事,多數新人即使因為自己是外國籍不去介意,新人的父母可是會叨念很久的。切記要使用單結的祝儀袋唷。
不準時到場
台灣的宴客往往難準時開桌,雖說與十年前相比,有越來越準時的趨勢,但18:36的開桌時間卻延到19:00的實在多見。但在守時的日本,準時抵達會場才是禮節。如果收到儀式或宴客的邀請函的話,請事前確認教堂或神社的入場時間,並事先查好交通方式,務必在集合時間時到場唷。
日本婚禮是不是很不一樣呢?
最後,如果各位朋友收到日本婚禮的邀約的話,可以好好去觀察自己前去的是哪種類型的儀式宴會。可別忘了入境隨俗,看看其他日本人都做些甚麼,自己好好地模仿吧。